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里斯本夜車 Night Train to Lisbon -- 追尋的哲學 & 哲學的追尋





看完里斯本夜車已有好一段時間了,但當時的在心中洋溢著的感動卻停留了很久。這部片很容易讓我想起另一部片--「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同樣的是哲學上的追尋,隨著年齡的不同,不同的故事,在心裡卻產生了類似的共鳴。


一個下著滂沱大雨的早晨,過著平淡無奇生活的教授戈列格里斯,在橋上阻止了一名紅衣女子自殺,這名陌生的葡萄牙女子對於戈列格里斯而言,似乎有著一股神奇的召喚力,吸引著他開始去打探她的下落,過程中,不經意在書店翻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文字煉金師》,深深打動了戈列格里斯:

                   ---「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剩餘的該如何處置?」

原本拘謹又嚴肅的他,居然帶著這本書拋下謹然有序生活,搭上一班開往里斯本的夜車,開啟一段追尋之旅。這段追尋,表面上看似由戈列格里斯透過普拉多的文字,探索和追尋普拉多的回憶,揭開葡萄牙歷史上一小段被人們刻意遺忘的政治事件,像是為了完成這位平日嚴謹的教授個人內心莫名追根究柢的精神與執著。事實上這是戈列格里斯追尋自我與探索內在的一個過程。

在這電影中,創造了三個平行的空間-- 普拉多、戈列格里斯與觀眾;當螢幕中的戈列格里在追尋普拉多的同時,我們也隨著戈列格里斯的腳步與思緒,陷入深沉的思考      
 

                ---「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剩餘的該如何處置?」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反問自己,過著一成不變的工作與生活,究竟我依賴的是內心的哪一小部份?除此之外,我還剩下甚麼?要是有一天失去了內心的依賴,其他的部分足不足以支撐著我的精神與信仰而繼續活下去?
        
               ---「事實上真正牽動人心的生命經歷往往平靜得不可思議,既非轟然作響、火花四
               濺、更非火山爆發,經驗發生的片刻往往不引人注目。」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一件事情在發生改變的時刻會像一場煙火般戲劇化和璀璨光亮,所以我們期待浪漫的邂逅、天上掉下來的財富或是突然刮中樂透獲得一筆錢來環遊世界之類的戲劇化的改變.........但當我回首生命中的每一刻,會發現原來自己如此平凡,每個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發生的當下,其實總像沿著街道轉角轉彎那樣的寧靜自然,甚至靜得像落葉緩緩飄下,在湖上散開那短波長的漣漪。
         
           
             ---「我們離開某處時,總會留下一些東西;人雖已離去,情卻依舊留在那裡。有
             些事,只有回到原地,才能再度尋得。」


雖然不是太同意這句話的後半段,但對於前半段卻心有戚戚焉;回憶的不可抹滅性就像某些化學公式的不可逆,凡走過必留痕跡,但是不是有必要回到原地才有辦法再度尋得,倒是不一定,畢竟人的精神隨時可以神遊,那些留下的記憶已經刻在靈魂裡,不需回到當地,只要回想,就會回來。而在那個記憶的盒子裡,有些人永遠不會老,有些事也不曾改變。

看完電影後不久,我決定買了書來看,更深層的去理解它傳達的意念,裡頭有一段關於自我與他人對自我表像的認知,以及人與人間交會相遇的描述,真的讓我非常震撼.....
           
            ---「他人的每一次注視、眼神每一次交會,不正像交馳而過的列車上旅人的視線,如
            鬼魅般短暫交接,在讓一切顫慄的疾速與強大氣流中麻木?我們看陌生人的眼神不正
            如夜晚交馳的列車,迅速地從別人臉上挪開?留下的不過是臆測、浮想以及憑空想像
            的特徵?難道事實上相遇的不是人,而是投射出己身意念的影子?」


我們常試圖在他人眼中塑造的形象,其實與他人眼中真正的映象大相逕庭,那我們的努力塑造,到底是否有意義呢?還是我們該豁達點的去想,既然我們無法掌握別人的意識,那就放鬆點 !  而我們每一次追尋事物的目的,或許始終都是為了探尋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