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又溫馨的寶萊塢音樂和舞蹈,這部片好適合有Sunday Blue的上班族~
對於一個英文從來都沒有不太好的人來說,其實看了會蠻有同感的。但我想,學習英文只是這部片的一個引子而已,故事從印度的中產階級家庭出發,我們可以在這部片中看到不同於過去幾部大家相當熟悉的印度片中的印度民眾生活(ex:百萬貧民富翁或三個傻瓜等...),這部片感覺起來人民生活寬裕多了,印度果然是個經濟成長的開發中國家啊~(離題了...)
主角莎希是位年輕美麗但傳統的全職印度媽媽,老公有很不錯的工作,女兒在全英語的中學就讀,因為環境的關係,莎希並不像老公或女兒一樣接受過良好的英語教育,在家人面前她只是個平凡說著印度母語的媽媽及妻子,最大的興趣就是做印度甜點小圓仔,並且賣給熟識的朋友,這樣簡單(沒見過世面)的生活,卻總在有意無意間受到老公及女兒的嘲諷與貶低。
莎希的姊姊曼紐要嫁女兒,莎希因此有了第一次出遠門,離開家人單獨的前往美國的機會,因英文不好而保受家人嘲笑的莎希,在語言不通的心理壓力下,把自己搞得相當緊張與不自在,不管是在飛機上要開水喝、過海關時還是走在紐約街頭的咖啡館點餐,出了不少糗,備受打擊的莎希決定去報名號稱四週就能學好英文的補習班,開始認識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非英語系國家的新朋友,一起從最初階的英語會話學起;認真的莎希從不放棄每個可以學習英文的機會,除了上課還不斷的努力看英文字幕電影....這裡的每段過程我都不禁想大笑,在非英語系國家學英文的歷程好像都很接近,而那位英文老師--大衛,真的是好典型的英文補習班老師......所以我在腦海裡不停的回想起我自己曾經去地球村、科見美語的點滴時光.....
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還有個甜蜜的小插曲,莎希楚楚可憐的大眼睛,迷倒了曾經在咖啡店幫助過她的法國帥哥,飾演莎希的詩麗黛瑋·阿雅潘真是位印度美女,眼睛好大,五官也很迷人;
在咖啡店偶遇後,碰巧兩人又同在一個英文補習班,法國人直白的展現熱情,甚至在課程上公開示愛 (法國人果然天性浪漫),對於莎希而言,法國帥哥並不是不令人心動,而是傳統的她對於家人深深的責任感還是勝過一切;因此,莎希並沒有接受法國帥哥進而譜出一段已婚婦女的不倫之戀 XD .........但因為法國帥哥的愛,讓進入家庭生活多年已經幾乎要忘記自己有多迷人的莎希,發現了自己的美,並重新建立了自信。而關於多文化的溝通與相處,劇中有幾段超好笑的對話及安排,例如莎希再度女兒的任性的言詞傷害,開始語無倫次的怒說印度語,羅倫則以法文安慰,最後兩人居然看著彼此說「聊天聽不懂的感覺很好!」我真的快被笑死!這是不是代表著,當情感溢於言表,有時候語言只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具;而當我們在盛怒時,需要的也許並不是精確的言語安慰,而是最溫柔的陪伴與傾聽。
最後一堂英文課的五分鐘演講考試,莎希因為姪女婚禮流程上的小出錯而無法參加,體貼的小姪女蕾妲幫阿姨把整個英文班的同學都邀請來婚禮,當莎希全程用英文對姪女說出的祝賀詞則讓一直以來有意無意貶低她的家人(丈夫及女兒)感到羞愧---愛,應該是平等的;因為愛,所以不應該貶低對方,而是互相去彌補彼此的不足。
印度是個男尊女卑觀念很重的社會,或許有人會不認同莎希最後依然遵循傳統回歸家庭的結局,但我倒是認為我們不能以開放社會的主觀觀點去看待印度文化,這部電影的出現,或許已是印度女性開始自覺並展現自主的起點。就如電影所想闡述的--無論是感情或是不同社會文化及觀點上的差異,我們都該予以尊重。
此外,這部電影還談到關於「語言歧視」的問題,這其實是非英語系國家及你我的生活裡常見的,很多人會仗勢自己的英文程度而產生極度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而嘲笑他人在英語用法或是英文口語上的小失誤,卻忘了體諒你我都不是真正的native speaker。當你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時會發現,真正在英語環境下長大的人們有時候反而會更體貼和尊重外國人,(例如劇中姪女蕾妲從小在美國長大卻對莎希極為體貼與尊重,而在我的生活中,其實還有更多實際的例子),既然如此,我們又何苦去取笑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的英文不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